你休息在家,昨天买了个东西,今天预计送到。
中午在忙着刷剧的时候,偶尔看到了某快递公司小哥给你发的短信,告诉你快递已经放在了丰巢快递柜。你记着今晚要去拿。
突然闺蜜约你晚上吃饭,当忘事儿成了大龄90后的通病,你当然没有幸免。下午开始打扮,晚上你漂漂亮亮的应了饭局以及后面的酒吧小酌。再看到小哥这条短信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的傍晚。"该死!丰巢有了新规,我的五毛钱!",当你骂骂咧咧的取出了快递,快递柜公司似乎听在耳边无感于心中。
非典型快递服务
首先让我们看看事情是个什么样的事儿?各方又如何见招拆招。
2020年4月30日,丰巢科技无预兆宣布进入"会员时代"。即日起,只有丰巢付费会员才能够享受无保管费的超时收件服务,月度、季度会员费用分别为5元和12元。非会员用户超过12小时开始收费,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

丰巢科技对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开始收钱,也算是向盈利迈出了一小步,但是这也许就是你心理上不爽的一大步。
在推崇用户体验至上的当代,快递公司有了快速反应。
这几天在小区偶遇配送的顺丰快递小哥,聊了这件事。发现即便丰巢有顺丰的投资,杭州的顺丰也早在5月1号就开始停用丰巢快递柜了。
此举明显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的服务成本上升为代价,优化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顺非的服务意识依旧是业界楷模。
对于丰巢的动作,有些小区的反制措施也很强烈。杭州东新园直接发文,从小区整体上停止使用丰巢。

真的不用怀疑,5毛起步3元封顶真的是很多普通用户心里非常不爽的地方。

该封信件的内容也不难理解,先感同身受用户的苦衷;再解释说明新收费举措的原因;最后引入新的金钱奖励措施,以此来弥合用户心中的愤懑不平。但是最后的最后,本公司还是会继续执行新的收费政策的。
祸起萧墙 同业者早留坑
下面我来详细解析下,大家不满意的起因在哪。
我国于2018年5月1日起实施《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这就成了众多深度网购用户的痛点。本来方便用户,提高快递投递效率的快递柜和代收点,却让很多快递员的标准服务动作变了味,从每单必须上门配送,除非和用户提前说明;到了每单必送至代收点和快递柜,让用户自取,只顾提高自己效率。
早在2020疫情之前,这种半自助的快递服务方式已经展开,在疫情期间这么做,倒是无可厚非。但是疫情之后,即便是能收到快递的假日,用户依然需要与快递柜和代收点打交道,难睹快递小哥的尊容。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自然希望用产品功能解决这个问题。
用户体验做得很不错的淘宝,这种痛点已有改进。针对需要"预先告知"的情形,产品经理是这么做的:


在山头众多的快递行业,整合资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前有某丰快递拒绝给到某鸟数据接口,后有某鸟封杀某巢,接着某东和某巢全面合作。
网购时没有众多可提前选择的代收服务(代收点基本都是免费的),最为方便的快递柜又以菜鸟和丰巢占主流的情况下,这样矛盾凸显了出来。
推波助澜 殃及池鱼
在现有的情况下,用户在收取快递时可选择:
1. 快递配送到用户手中
2. 在授意的前提下,放在费用认可的代收点或快递柜
当一些快递员工把第一个选项"隐藏"的时候,可能产生费用的代保管模式就成了唯一选项,直接落在了消费者面前。假设快递恰巧入了丰巢柜,在用户没有养成及时取走快递(入柜12小时内)的习惯的情况下,即便是5角钱的保管费用也是无可奈何,无声无息。
丰巢急于盈利,减少亏损,真的没有顾及到用户的选择权。
另一个层面,在本身服务的价值没有得到质变上的提升的时候,从用户免费到增加收费,一直都是需要同消费者磨合的过程,比如共享单车开始收费和涨价;网约车的补贴减少,车费涨价;吃免费外卖的终结等等。同时快递小哥也本身已经给丰巢交过费,双向收费也让人从心理上难以接受。
从丰巢方面看,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也真是源于巨额亏损。

丰巢2020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3.34亿元,亏损2.45亿元。2019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亏损有扩大的趋势。
恰巧丰巢的投资方又是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这五家公司断然不会像一些投资基金一样相信烧钱换市场的故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留在老一辈企业家心中挥之不去的真理,别谈什么故事,实打实的用户付费和转化才是硬道理。
现在需要丰巢在赚钱的硬道理和用户的良好的使用体验中做出平衡了。